本科专业解密|广厦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机器人技术专业
#01
专业介绍
机器人技术专业(专业代码260304)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开发、编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及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02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团队师生比、高职称、高学位、双师占比高。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博士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26人,“双师型”教师25人。本专业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8名,其中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2名。
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国内影响力高,机器人技术专业带头人为省级优秀教师,省级专业带头人,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裁判员、考评员潘光永教授。
专业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课题4项,电动工具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项。指导的学生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上,共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2019年“从国企高工到大学教授演绎职教人生的精彩-记潘光永个人专业发展优秀案例”被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列入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设施条件
本专业依托高校“十三五”国家级智能制造技术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和浙江省示范性现代制造实训基地。
拥有1个“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1个“电气与控制实验实训中心”和1个“信息技术实验实训基地”。建成了工业机器人实验实训室、机械创新设计分中心等48个实训室,总建筑面积8217平方米。
校企合作
依托于现有的35家制造产业校企合作企业的基础,与机器人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合作,引入企业现场工作环境、真实项目,开展校企双导师教学,校企共同体实施的“学赛研创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优选具有国际影响力机器人研发产教融合型企业作为本专业校外产学研基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专业教科研服务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03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单片机技术、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机械三维造型设计、机器学习及模式识别、机器视觉等。
实践环节
本专业实行工程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每学年设置项目实践环节。
2019“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竞赛类
2021“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竞赛类
各环节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按照知识递进和能力深化的原则,通过课内实践、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综合实践、企业技术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04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机械工程、智能物流、加工制造业、商业服务等领域。